傍晚,太太跟小康從迷你市場回來,帶來一項神智混淆少女呆坐路旁不願回家的新聞,好奇心起就趁太太倒垃圾時溜出看究竟。
走出門外往住家路口処張望,就見到一群人圍繞在路邊,心想必定是事故地點了。
往前一看,一群安蒂圍着一位豆蔻年華少女,軟硬兼施不斷安撫少女勸她回家,少女看似無動於衷,又像神智迷糊十問九不答,竟是不願意受勸回家,也沒有離開的意願。兩個警察在旁觀看,一個跟不知名人士不斷在講電話,沒有參與。
在一旁觀察了一會,只見少女態度似放軟,願意離開該処卻不願意回家,安蒂們一手翹起少女手臂,半拖半哄的帶到附近住家門前石墩坐下,不管衆人如何勸導詢問,少女始終不願道出一言半語不願回家的原因。
半響,少女開口說頭暈又說肚子餓,卻不接受任何食物飲料,不管衆人如何勸導。
從旁人処得知原來在少女跟前的婦女,是少女的姐姐,不知何故不願聽從姐姐的話。少女家住附近卻不見有父母前來,少女的姐姐似乎對妹妹不甚了解,也不像相住一塊,對少女的狀況一無所知。
一夥安蒂圍着少女七嘴八舌,你一言我一句的對着少女問話,后隨而來的警察開口勸她們住口,讓少女情緒安穩下來,安蒂們放停下嘴巴。
最後少女的姐姐向警察詢問救護車的動向,警察回答已經取消了,少女姐姐再次要求警察召救護車前來,希望送少女到醫院接受醫藥檢查。
此時的我邁步走向回家的方向,沒有繼續雞婆下去,由始至終我也沒有插手,只是在一旁觀察整個事項,少女的遭遇叫人同情,周遭鄰里的關心叫人感溫,唯一感到無奈的是,這種意外狀況無人懂的應付方法。
神智看似不清醒的少女是否真的迷糊,我不知曉,但是不願意回家的意念確實很清楚,逼切的追問方式卻不是最好的溝通技巧,一切責問式的話題,例如:“爲什麽不回家?” “你有什麽問題告訴我,我們會幫你。” 少女不願回答壓逼方式的追問,卻是無人能明白,此時此刻我心裏有數。
少女在逃避什麽,面對什麽問題,爲什麽不願回家,少女的神智是否清醒,少女是否有智商障礙問題,沒有人知道,也沒有人懂得去溝通,在這種情況之下,面對種種責問式的問話,少女 除了一味搖頭不回答,我想不出她還會有任何表示。
從少女抗拒回家的堅決立場看來,問題的根源大概也是在家裏,這個時候規勸少女回家不會是個好主意。少女不願意回答任何問題,這裡的心理因素不多不少是因爲“沒有人明白我的心”造成。
在心理學上而言,一切帶有“責備”語氣的用詞,都不會得到正面的回應,更甚的是會造成對方激烈反應,使事情變得更加不可收拾,這也是不少有“自殺傾向”的受害者,無法脫離自殺念頭,從而結束自己生命的“推動力”。換句話說,不懂得溝通技巧會演變成“救人變成害人的”場面。
希望該少女得到切貼的照顧,恢復正常生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