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

Interlock 《连环扣》教科书


(布城5日马新社讯)针对中五马来文学课本《连环扣》(INTERLOCK)引起争议一事,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说,本书的“命运”近期内将自有分晓。他说:“在各造与文学及学术专家进行讨论及深入研究后,才会作出决定。”他今日出席书名为“Ulam”的书籍移交仪式后,受询及此课题的进 展时这么回应。

《连环扣》是中五的马来文学课本,内容触及我国三大民族即巫裔、华裔及印裔从1900年代直至大马争取独立期间的融合,但一些人士指其内容触及敏感课题,进而作出抗议。

魏家祥指出,他个人认为该课本并没有不妥之处。“被指触及敏感课题的元素,仅属一小撮人士的浅薄理解。”国大党早前促请教育部,更改《连环扣》的内容,因为本书的其中一个部分触及敏感课题,即有关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。

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 


正当教育部宣布考虑使用《连环扣》(Interlock) 成为马来文学课本后,该书的内容被友族同胞指涉及种族敏感问题,而引起友族同胞的反弹,并恫言焚烧此书,以示抗议。

教育部副部长对此表示,该部会严正看待此事,并解释教育部未正式启用此书作为中学课本,相关建议须由文学与学术专家深入研究后方做决定。

有关《Interlock》 这本书被指其内容涉及敏感课题,在我个人看来,是无可否认的。一本内容或涉敏感议题的书籍在学校推广,并成为学校的教科书之一,是否恰当,恐怕是见仁见智的问题。

一些敏感课题成为争议性焦点,并引起友族的愤怒情绪与猜忌教育部的做法,或许亦是正常的。在拥有愤怒情绪时候应当适当表达心中的不满,反之,则会传达不正确的信息,进而造成连串严重的伤害,引发更深一层的冲突。

剔除种族敏感引发的争议,《连环扣》被列为中学生教科书是否恰当,关键在于社会思想的成熟性。无论是政治学术与社会认知,都起着一定的影响。

我认为,或许从学术性角度深层解剖,利用敏感性内容成为学生研究的题材,将对启发与建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,有着显着的影响。

实际上,在欧美国家的学习过程当中,甚至更小,即于小学阶段开始,这类教科题材相当的普遍,敏感课题不单是历史上的史籍,更是活学活用于当下国际课题,成为启发学生教学思考的档案。

举个例子;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典故,成为学生激烈讨论的课题。学生的观点从主观偏激到理性客观,并没有影响到学生个人成长的思想偏差,而且,老师也没有左右学生的论点,更没有丝毫企图改变学生思维的做法。

老师的责任多是偏重于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,并着重于灌输学生,应以客观对待课题的理智性,进行学术讨论,并非批评或审判课题的对与错。

一 部拥有敏感内容的书籍,被列为学术教科书,结果成为种族敏感课题,这并非是一个国家人民思维健全的启示。这些偏激的争议行动,不但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绊脚 石,更让人担忧的是,人民思维的缺陷,拥有潜在的危机,即是一个国家和谐发展的计时炸弹。若不妥善处理,后果或许不堪设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